道家养心思想源远流长,它直到今天还对我们的养生有着深远影响。古代道教强?ldquo;?rdquo;为一身的主宰,心常静则神安,心平气和才能达到“心如止水、处事不?rdquo;的最高境界,至今仍有学术价值和教育意义?br />
一、心脏与寿命的关?/strong>
《悟真篇》说?ldquo;心者,道之枢也”。玄中子认为?ldquo;养生之旨,以养心为本。善养生者,修养人之公正、善良、真实、安静,心必泰然,行必光?rdquo;。道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,即心相当于一国之君,是人体五脏六腑的主宰,《内经》指出心?ldquo;生之本,神之变也”。表明心是生命的根本,同时主管人的精神思维活动;并?ldquo;心主血?rdquo;,控制全身的血脉系统。人体的五脏中,肾有两个,肝脏有两叶,肺脏有五叶,唯独心脏只有一个,它昼夜不停地工作,又被视为人体最累的器官。心脏通过血脉向全身各组织器官输送养料,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。因此心的功能关系全身的生命活动,是非常重要的器官?/p>
在人体胚胎的时候,第一个开始工作的器官就是心脏,生命结束,工作到最后一刻还是心脏,心脏在人体生命中从不怠工,不休息,心跳的速度默默配合着我们情绪的变化,因恐惧而紧张、高兴时的喜?hellip;…。心脏重?00~400克左右,不到成人体重?.5%,每一跳要泵出70毫升血液,按每分钟心跳70次计算,每分钟泵出近5升的血液,每天泵出?吨的血液。假定人的寿命为70岁,那么一生中心脏要跳动近26亿次,而心脏泵血所做的功,大约相当于将3万公斤重的物体向上举到喜马拉雅山顶峰所做的功。根据现代科学家的计算,我们每个人本应该都能活到120岁,可是绝大多数人都活不到这个年龄,最大的障碍是心血管疾病。心脏承担着给身体输送新鲜血液的工作,心脏一旦衰老,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因为供血不足,而变得迟缓、呆滞,身体自然也就呈现出了老态?/p>